6月26日,由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发展工作小组主办、云南省替代种植发展行业协会承办的6·26国际禁毒日境外罂粟替代发展专题宣传活动在昆明举行。省替代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禁毒替代领域专家学者和替代种植企业负责人近100人参加了活动。 经过近20年的创新实践,我国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的罂粟替代种植取得了阶段性、多方面的积极成效。截至目前,180家替代企业已累计投资近16亿元,开展替代项目200多个,替代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种植品种有水稻、玉米、甘蔗、橡胶、木薯、热带水果等。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支持中方企业按照“禁种除源、政策扶持、双边合作、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境外开展罂粟替代种植项目。2004年12月,国家成立了由商务部牵头、18个部委联合组成的“122工作组”,领导和协调云南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20年来,替代种植吸纳了大量当地烟农参与,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推进了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向科学化、规模化发展,为烟农弃种罂粟后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替代项目实施区内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约200元增加到目前的1000元左右,其中劳动力的年收入增加到3000元左右。同时,不少替代种植企业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及禁毒部门组织的禁毒活动,包括为当地已实现罂粟禁种的村寨发放免费医疗卡、出资开办戒毒所、无偿收治吸毒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