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Yunnan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YNADA)

全国 5A 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全国“四好”商会

云南省商务工作先进集体

通缩压力致沪胶走弱

Loading

周五,受宏观经济因素作用,沪胶震荡走弱。

国内方面,机构预测5月CPI同比增1.4%左右,年内首次走低,货币政策6月或再放松。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5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可能落在1.3%到1.4%的区间内,年内首次放缓。多方分析认为,物价增长再次减速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的低通胀压力仍然偏大,这可能导致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最快6月有望迎来再次降准或降息。

    交通银行预测5月CPI同比增长1.4%。该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农副产品数据,经过初步测算,5月中、上旬猪肉价格环比显著回升,但蔬菜、蛋、鲜果价格环比显著下跌。预计食品价格环比将小幅下跌,同比涨幅在2.1%到2.7%左右。

    食品类价格中只有猪价和水产品价格环比为正,5月CPI同比将较4月小幅回落。

    由于春节因素影响,今年1月CPI同比仅增长0.8%,创下2009年12月以来62个月新低,随后几个月有所恢复,4月同比增速升至1.5%。如果5月增长确如机构预计,就将是年内首次增速放缓。

    专家认为,这印证了此前对低通胀压力的预警。

当前制约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将从需求方面抑制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增长。如果PPI持续负增长,CPI涨幅继续下降的风险将加大。

    低通胀压力加大,可能导致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甚至在6月再次降准或降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费兆奇对媒体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总需求疲弱,为此,需要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遏制GDP的失速风险。

鉴于4月各项经济数据仍旧令人失望,货币政策宽松亟待加码。预计下一步宽松举措或为6月内的50基点降准。

    二季度开局经济未见起色,多项指标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剧。这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但仍不足以稳定经济增长。预计二季度央行将继续推出定向和全面降准等多种货币宽松政策。

    国际方面,周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并呼吁美联储将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时点推迟至2016年上半年。

在对美国经济的年度审查中,IMF表示,一系列负面冲击,包括强势美元和恶劣天气,令就业市场元气大伤。同时,西海岸港口罢工和油价暴跌业拖累了美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这迫使IMF将美国2015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2.5%。4月,IMF预期美国今年经济增长为3.1%。

    IMF表示,疲软的经济前景意味着,美联储应将加息时间推迟到2016年上半年。

    鉴于“围绕通胀前景显著的不确定性,”IMF称,直到工资或物价通胀有更切实的迹象,再加息更为可行。IMF预计,美国通胀率将在2017年中期之前,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

    IMF同时警告称,加息可能会引发显著和突发的国际投资组合调整,带来市场波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通胀上升也可能快于预期,从而刺激借贷成本突然增加。

    IMF主席拉加德表示,关于美国经济的全面报告将于7月发布。

    美联储主席耶伦5月22日表示,若经济达到美联储预期,她仍预计今年内加息。耶伦称,美联储自2006年以来一直没有上调利率,加息将需要看到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并“有理由相信”通胀将回升到2%。

    尽管耶伦一直坚持美国经济仍然在轨道上,仍预计在今年内加息,包括美联储理事在内的“中间派”们,都表示了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受上述宏观经济因素作用,沪胶震荡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