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项目选择
1.农林业
(1)林业。
老挝的森林分布相对均匀,阔叶树种主要有龙脑香、榄仁树、紫檀、娑罗双、坡垒和柚木等,针叶树种主要有苏门答腊松、思茅松、杉木和福建柏等,其中紫檀和柚木都是非常名贵的珍稀树种。
老挝农林部林业局负责制定林业政策,包括森林经营、人工造林、山地开发等政策。但采伐许可审批权和课税征收权掌握在军队下属的3个地区开发公司手中。
老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林业资源开发不当,没有给政府带来预期的经济收人,也没有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所以自2000年来老挝政府开始限制原木直接出口,但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新一届政府在2006年10月颁布法令明确未经加工的木材不准出口后,这种情况才有了一定好转,但在实施中仍有一些贸易商把木材简单锯成各种尺寸后出口,或是一些地方官员钻政策的空子,帮助贸易商出口未加工木材。
面对这种情况,2007年4月老工贸部出台新的规定:“只有木制成品才能出口。”其措施有:
① 列出清单供地方政府和海关严格核对把关,例如桌子,必须加工成它的成品部件才算制成品准予出口。
② 成立了国家木材贸易委员会,加强对具体执行部门的监督;公安、海关加大查处、打击非法出口和走私木材和力度。
③ 工贸部直接对违法出口行为罚没和起诉。2007年五六月间工贸部又先后查处关闭了2088家耗材未达标的锯木厂,只保留800 家,由工贸部下达采伐、采购木材的配额指标,鼓励引进外资和技术进行合作,推动集约化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
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投资者在老挝从事木材进出口业时,必须增加初始投资,在老挝设厂进行一定的木材加工。但国际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大于供给并将长期维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整个行业投资机会较大。
(2)咖啡。
老挝的咖啡年产量约2万吨左右,在亚洲是继越南之后的第二大咖啡出口国。老挝的波罗芬高原是老挝咖啡出口的主要基地,拥有经济作物的可耕地近100 万公顷,早在法国占领时期,就开始种植咖啡。此外,其他咖啡主要产地还有下寮的阿速坡、中寮的波里坎赛省和甘蒙省、上寮的川圹省和琅勃拉邦省等。
老挝咖啡出口联合会有29家公司,每年共出口咖啡1万多吨。未来几年咖啡出口的附带产品还会增加。老挝出产的咖啡与越南咖啡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都非常相似,一直深受欧洲市场青睐,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出口到法国。近两年国际市场咖啡价格猛涨,整个咖啡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烟草。
老挝北部山区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与中国云南省非常接近,有着良好的烟草种植条件,境内的土壤、空气和水系皆没有受到工业污染。20世纪90年代老挝烟叶种植面积约为4 000公顷,主要产区是中寮的波里坎赛省、上寮的川圹省、华潘省和琅勃拉邦省,烟叶年产量约为2 700吨,主要以晒烟为主。
近些年来,老挝政府积极鼓励开展烟草种植事业,引进了中国先进的烟草品种和烟草种植及管理技术,烟草产量明显提高,并将增收的烟叶出口到云南。目前,老挝种植烟叶得天独厚的优势正逐步显现,其烟叶质量口感好,产量增长明显,同时又紧邻中国卷烟最大的生产省云南,对国内的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4)橡胶。
据推测,未来3 年内全球橡胶市场需求将会翻番,目前全球市场每年需要大约900万吨天然橡胶,而未来3年内将会提高到1 800万吨。而世界工业需求提高以及原油价格上扬是天然橡胶需求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天然橡胶供应将会出现短缺。而中国能够种植橡胶的土地经过几十年开发,越来越少,发展遭遇瓶颈。加上中国天然橡胶,特别是云南天然橡胶单位面积产量已居世界先进水平,滇胶总产量难有新突破,造成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到境外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合作开发橡胶种植成了解决中国橡胶供给瓶颈最现实的途径,这种策略成为中国政府和广大企业的战略选择之一。
老挝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仍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开发用于橡胶种植,现有的橡胶的主产区是下寮的色公省、中寮的沙湾拿吉省、上寮的南乌江沿岸地区。云南农垦集团已于2006年在老挝南塔、乌多姆赛、波乔、沙耶武里省投资建设天然橡胶种植示范基地50万亩,带动当地种植200万亩。
(5)其他农作物。
老挝的地理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稻谷在全国各地一年均可种植两季,有些地区还可以种三季。但由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缺乏,目前大部分地区只种一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户没有田间管理、施肥和锄草等意识,单位面积产量在东南亚国家中是较低的。
老挝农作物亩产量低,主要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缺乏所造成的,而中国多年在发展杂交稻,农业技术,农用机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投资者可以采取联营包销等方式,投入资金,雇用当地劳力,提高亩产,获得不错的收益。加上近年来国际主要粮食价格飞涨,作为世界上稻米生产质量最好湄公河地区的老挝,在稻米,玉米和薯类的生产上是会大有作为的。
老挝的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绿豆、大豆、茶叶、花生、甘蔗、棉花、糖棕和椰子等。其主产区为下寮的波罗芬高原、中寮的甘蒙高原和川圹高原、上寮的会芬高原。绿豆和大豆在老挝各地都可以大量种植,但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少。种植较多是占巴塞省、万象省、琅勃拉邦省和阿速坡省。
棉花的主产区是中寮的沙湾拿吉省、上寮的琅勃拉邦省和丰沙里省。茶叶的主产区是下寮的占巴赛省和阿速坡省、中寮的波里坎赛省。花生和甘蔗在老挝各省市均有种植,主产区为万象省、琅勃拉邦省、乌多姆赛省和湄公河沿岸各省市。
2.水利水电
近年来,老挝将水电出口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核心。水能资源是老挝的最大资源,全境有20余条流程200千米以上的河流,其中最长的湄公河在老挝境内全长1 846.8千米,约占湄公河全长的44.4%,落差484米,湄公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全国有60多个水头较好的地方可以兴建水电站。原苏联和越南的专家测算老挝水能理论储量为2500万-350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 000万-3000万千瓦。老挝湄公河委员会的测算数据略高于此数,认为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 5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 600亿度。
目前,老挝和邻近的东南亚各国的电力均很紧缺。据了解,老挝电力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泰国,泰国水电进口量约占其用电总量的60%, 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老挝进口的(老挝电力的70%出口到泰国)。今后随着这一地区大规模建设的开展和经济的进一步好转,电力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老挝的电力规划、开发、实施及运营由老挝国家电力公司负责。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为国有公司,隶属老挝工业与手工业部,下设电力开发部、发电运营维护部、电力调度输送部、财务部和管理部,是老挝唯一的电力开发和运营机构。老挝国家电力公司目前规划水电站的建设分为两种方式:1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以外商投资的形式建设,如BOT 或BOOT 方式;10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以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做业主,以总承包方式由外商带资建设。由于水电站的收益主要靠对泰国等周边国家卖电来实现,老挝对于水电站的建设持谨慎的态度,依目前的做法,一定要先与泰国签署卖电协议,然后进行水电站的建设,避免与泰国方面在卖电协议谈判上的被动。这种开发水电站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电站的承建人因卖电协议不能稳定地延续足够长的时期,而导致卖电收入无保障,进而影响还款。从目前情况看,该策略效果颇佳。据老挝电力公司提供的资料,随着老挝国家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国内特别是万象地区、南部地区的用电量将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为保证现有电网的对外输电量不因当地用电量增加而影响电力出口创汇收人,老挝国家政府积极支持国家电力公司利用外资,确保原有向泰国输送的电量至少保持目前水平。
3.矿产业
老挝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而丰富,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利、电力设施缺乏等因素,许多地方的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程度很低。
(1)老挝主要金属矿产的分布类型。
目前,老挝已经发现各类金属矿床矿点及矿化点近450处,其中:铜矿68处,金、银155处,铅、锌、锑91处,铁、锰、铬56处,铝土矿5处,钨、锡、钼69处。
金属矿产主要集中分布在沙耶武里、琅勃拉邦–川圹–华潘一带和川圹、华潘–甘蒙–沙湾拿吉–阿速坡一带。
铜矿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第三系侏罗系中的砂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老挝北部的南塔、乌多姆赛和丰沙里等省以及南部的占巴色、阿速坡一带。该种类型铜矿分布广泛,南部普遍含金,有找到大中型矿床的可能,但找矿难度较大。
第二种类型是矽卡岩型铜矿,分布广泛,铜的品位较高,常与铅锌伴生,有岩浆岩分布的地区,在其接触带附近均有分布,估计有较大经济价值。
第三种类型是斑岩型铜金矿,主要分布在沙耶武里、万象省和川圹–沙湾拿吉–阿速坡一带,矿床规模很大,一般与金共生,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金矿在老挝分布非常广泛,大小河流的冲击层中普遍有砂金产出。金矿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生的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
金矿按地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八个片区,即波乔–南塔片区,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片区、川圹–赛松本片区、华潘片区、万象盆地西沿片区、玻里坎赛片区、沙湾拿吉片区、阿速坡片区。斑岩型铜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应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铅锌矿主要分布于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赛松本特区和川圹省等中北部地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矽卡岩型、构造热液型和喷气沉积改造型。老挝的一家公司已经在万荣地帕峦山区找到了一个大型规模的铅锌矿,其地表氧化带锌的品位平均达到32% ,氧化锌矿金属储量达10万吨以上,估计在深部有较大规模的高品位铅锌原生矿。在老挝发现更多较大规模高品位铅锌矿的可能性很大。
铁矿主要集中在赛松本特区帕莱地区和川圹省的富诺安地区。这一地区矿点密集,主要类型为矽卡岩型磁铁矿和赤铁矿。富诺安铁矿的局部已经由越南人于1975年-1982年对可露采部分进行了初勘,计算C + D 级储量2 600万吨,矿石品位TFe34%-68%,有害成分很少,其中TFe大于60%的为1 600万吨。矿体呈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估计该矿床铁矿石量应大于1亿吨。赛松本特区帕莱铁矿露头绵延10余千米,厚度巨大,矿石品位TFe一般大于60%,估计矿石量应大于2亿吨。
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老挝南部菠萝芬高原及阿速坡–色公之间的高原地带。该地区广泛覆盖喜山期玄武岩。玄武岩风化后,在高原低洼地形处堆积成优质三水型铝土矿。据老挝地质矿产局资料,矿石含Al2O349.7%,SiO22.7%,TiO22.27% Fe2O316.22% ,矿石质量极好。该地区玄武岩风化物的分布面积约5 000平方千米。该铝土矿分布区属于越南南部40亿吨铝土矿分布区的西延部分,属于同一个铝土矿成矿区。云南国际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就在20平方千米区域内探获2 000多万吨铝土矿。据此估计并对比越南铝土矿,老挝南部高原铝土矿储量应大于2亿吨,找矿潜力非常巨大。
锡矿矿点分布主要位于华潘、川圹–甘蒙–阿速坡一带,是老挝的优势矿产之一。该区域当地淘洗砂金时普遍发现砂锡。锡矿与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老挝目前在开采的锡矿是甘蒙省南巴坦锡矿,其锡金属量达13万吨,主要为残坡积、堆积型砂锡矿,深部已经发现原生矿,但未做深入工作,估计还有很大的远景。其他地区的锡矿点工作程度均较低。估计在华潘省、玻里坎赛等地还会发现较大规模的锡矿。
(2)老挝金属矿产最集中的区域。
老挝金属矿产最集中和最有前景的地区是琅勃拉邦–华潘及其以南的川圹–甘蒙–阿速坡一带,该区域总面积约75 000平方千米。
万象北部的万荣–川圹–赛松本地区(面积约20 000平方千米), 铜矿、金矿、铅锌矿、铁矿较为集中,目前已经发现1个大型铜金矿、2个大中型金矿、3个大型铁矿和1个大型铅锌矿,估计这个地区还应该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这个地区将是老挝最重要的富铁矿找矿基地;最重要的铅锌找矿基地,最重要的铜矿找矿基地之一,最重要的金矿找矿基地之一。这个地区将成为老挝最重要的一个工业基地。
万象的西部地区(面积约7 000平方千米),是重要的铜、金、铅锌找矿区。
华潘地区(面积约10 000平方千米),是重要的铜、钨、锡、铅锌和铁矿的找矿区。
玻里坎赛–甘蒙交界的地区(面积约10 000平方千米),是特别重要的铜金矿和钨、锡矿找矿区。
沙湾拿吉地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这个地区已成为老挝最重要的铜、金生产基地。
占巴色、阿速坡和色贡地区(面积约25 000平方千米),是最重要的铝土矿找矿基地,是重要的金矿、铜矿找矿基地。
矿产储量规模较大或远景看好并可能投人开采的金属矿床有:
甘蒙省南巴坦锡矿,储量13万吨,远景应可达20万吨以上;
沙湾拿吉赛奔铜金矿,铜金属量100万吨,金100吨;
赛松本富开铜金矿,铜金属量100万吨,金60吨;
万象省万荣铅锌矿,氧化锌金属量大于10万吨,远景储量很大;
川圹省富诺安富铁矿,矿石远景应大于1亿吨;
赛松本特区帕莱富铁矿,矿石远景应大于2亿吨;
甘蒙省波嫩富铁矿,矿石远景应大1.6亿吨;万荣省万荣铁矿,矿石量远景应大于l亿吨;
老挝南部菠萝芬高原及其附近铝土矿,矿石远景应大于2亿吨。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老挝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开发的国家,加上本国缺乏资金、技术,要开发矿产资源只有借助国外力量,中国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与老挝合作,采用从勘探入手进一步参与开采的投资战略。
4.旅游业
老挝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老挝自然资源丰富,山峻水美,风景秀丽。首都万象的塔銮寺、北部琅勃拉邦古都的古王宫和瓦代庙,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老挝目前仍保留着自然古朴的风貌,是少数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国家之一。
但是,老挝旅游业仍面临着许多困难,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财力不够:许多景点因没有资金而不能开发,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各地的旅游设施还不完善,旅馆饭店和交通工具落后;旅游管理人员不足,服务人员语言培训工作也跟不上。这些都阻碍了老挝旅游业的发展。万象目前只有34家酒店,2 700个房间,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万象至今没有一座五星级酒店,唯一一条整齐、路况较好的万象市中心大道是中国广东源大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改造的。万象的出租车大多是两排座的三轮电动车,出租车难得一见,而且车费昂贵,两三千米路程的开价就是2.5万基普(约合25美元)。为数不多的公共汽车到站间隔时间太长,加之没有站牌,游客们乘坐时十分不便。一般旅客到老挝旅游只有自己开车,或者在邻国租车驶入老挝。
老挝的旅游业需要大量投资,旅游业也是老挝重点扶持和鼓励吸纳外资的行业。老挝政府希望中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当地旅游业建设。
5.制造业
(1)纺织业。
目前老挝共有服装企业57家(只有2家为纺织企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拥有设备1.3万台,年产量为4000万件,其服装大部分出口,出口额达1亿美元。因老挝是较不发达的国家,所以欧美设置的贸易壁垒较少,这成为吸纳外资进入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挝服装产品进人美国市场没有配额限制,进口关税为0%-5%;进人欧盟市场无进口关税,但须有配额;进入南亚市场既无配额限制,也无进口关税。到老挝投资设厂可以规避贸易壁垒,而且劳动力成本比国内低。若制成产品在老加工程度达到40%,就可享受零关税或低关税出口欧美和南亚市场。
目前老挝纺织品服装是其第一大出口商品,但数额并不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去投资不但不会与当地企业发生利益冲突,而且会出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中国企业来说,可以减轻欧美对我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对老挝来说,有利于促进其经济发展,例如可以带动目前尚不成规模的棉花、蚕丝等原料生产的发展,增加就业人员,增加出口数量和提高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2)造纸和印刷业。
在造纸和印刷上中国投资者的机会也很多。2003年老挝全国仅有54家印刷厂,远远不能满足老挝市场需求,老挝中小学生大量的课本需要从泰国进口。这54家印刷厂中仅有5家直属于国家,设备规模和技术力量比较强,剩下的只能从事一些很基本的印刷工作。
6 工程项目承包
在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老挝有着很大的潜力,是中国特别是云南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重点。1 990 年代末,由于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对老贷款大幅缩减,发达国家援助减少,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原因,老挝工程项目承包市场开始萎缩,招标项目减少,项目规模偏小。再加上泰国、越南、中国大量工程公司进军老挝,使得本来就不高的利润进一步降低了。但是,正是因为老挝的基础建设很差,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所以依旧是中国海外工程承包者青睐的地区之一。总结以往国内企业在老挝工程项目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今后中国相关企业在老挝从事工程建设时,应该加强同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不能互相拆台,避免做了工程没有利润的局面;同时应积极与中信保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采用BOT等方式取得一些质量高回报好的工程建设项目;并与当地企业合作争取项目,以获得更多的优惠措施,减低风险;最后,保证在投资和经营中不使用不正当手段损坏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名声。
二、老挝投资地点选择
根据老挝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计划,上寮集中力量解决毁林开荒,种植罂粟和消除贫困三大问题,建立乌多姆赛经济特区,在南塔和波乔建立保税区和经济五角区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中寮集中发展粮食生产,使其成为全国粮食储备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在沙湾拿吉建立经济特区。下寮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工业建设,建好对泰国、柬埔寨的跨国通道,建立占巴塞和阿速坡经济特区。
老挝政府根据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概况,把鼓励外国投资者地区划分为三类:
一类地区:指无提供投资便利经济基础的地区,投资这一类地区7年免征所得税,之后按10%的税率征收;
二类地区: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能够接受部分投资的地区,投资这一类地区5年免征所得税,之后3年按7.5%征收,之后则按15%足额征收;
三类地区:指已有较好的投资环境的地区,投资这一类地区2年内免征所得税,之后2年内按10%,往后则按20%征收。
建议中国中小投资者到老挝商业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投资或开展商务活动,这些地区有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执行状况相对较好,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而对于中国大型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则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和风险承受能力到老挝地广人稀的山区投资,因为这些地区矿产,水利水电资源一般较丰富有很好的长期开发潜力。
三、投资方式选择
按照老挝政府2004年11月通过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投资法》相关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到老挝投资主要可以采取三种投资方式:按合同共同经营、外国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联营和100%外国投资。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还可以BOT 等一些其他形式来进行投资运作。
1.合同经营
合同经营是指老挝国内法人与未在老挝重新设立法人的外方之间的共同经营。如外商负责接单,提供材料、技术并销售。而生产机械设备或由外商提供,或利用老挝现有厂房及机械设备。老挝厂商仅负责生产。双方或各方厂商仍维持现有的公司组织,不另外成立新公司。
合同经营的合同应包括:
① 合作各方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国籍和地址等;
② 生产经营的宗旨;
③ 生产经营项目,数量,质量,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和材料,这些设备材料的供应地,产品的种类,数量,销售市场,从销售服务中的外币和老币的收人;
④ 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转让条件;
⑤ 合同的期限,合同延长或解除的条件;
⑥ 执行合同过程中产生各种纠纷的处理程序。
这种投资方式不必投入大量资金来建厂,引进设备,招募员工,中国投资者通常只需负责来料供应及外销市场的推广工作,免去了对中间环节人力物力的投入,可以快速收回投资,是中国中小企业到老投资可以采用的一种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方式。但是这种合资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商品的生产主导权在老挝企业,待其掌握成熟技术和市场动态后可能会抛弃与我方的合作关系。
2.外国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联营
联营是指外国投资者和老挝国内投资者依照老挝法规在老挝设立和注册企业。在操作上,联营一般由我方投人资金,设备,技术,专利,工艺等与老挝方面提供的土地,厂房,自然资源等合资构成企业。中方企业与老挝企业联营的公司中国内投资者的出资额度不少于30%。
联营的投资方式可以利用老方在当地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发挥它们与当地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开办企业、注册公司、获得审批等方面无疑是有很大便利的。但老挝国内法韧体系不健全,合伙方信息不全,很容易造成联营企业运作起来极为困难,特别是产生纠纷后,往往是以我方利益受损为结局。总的说,在联营的投资方式中,整个企业的主导权掌握在我方手中,我方派出的技术,管理人员往往成为企业的决策层,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
3.100%外国投资经营
老挝接受外国投资者在境内以全资形式设立公司从事经营活动。但是外国独资企业的经营年限一般不超过50 年。考虑到矿产开发、植树造林和大型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特点,投资者可以向老挝政府申请延长经营期限,但期限不得超过70 年。当然相对以上两种投资方式,外商独资企业设立时一般遇到的阻碍会多些,所以要求投资者积极发展与当地政府和商界人士之间的关系,保证在经营期间有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
4.工程承包方式
作为“走出去”的重要方式,近些年中国企业到老挝的工程承包项目也比较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老挝的国情特点,中国企业在老的对外工程承包项目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在老挝这样一个自有资金非常缺乏的国家,充分利用BOT这种投资方式不仅符合老挝方面的需求,同时可以减低我方投资的风险。1997年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国际公司就利用BOT模式与老挝政府达成了“南乌江流域BOT项目”开发协议。整个南乌江流域拟开发7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54亿度,总投资近20亿美元。
BT( Build-Transfer)指的是“建设–转移”的投资模式,其本质和BOT投资模式是相同的,都是承建方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以全额垫资的方式建项目,但BT投资模式在项目建成后即移交业主,业主分期付款偿还项目资金。相对来说.在工程规模不大,造价不高的项目上可以选择这种投资模式。
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方式予以私人或某外国投资者建设基础产业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拥有所有权并进行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BOOT与BOT模式的主要不同点体现在BOOT除了建设,经营和转移三步外建设方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拥有所建项目的产权。对于工程耗资非常巨大的项目,在一般BOT项目时间段内无法收回投资的工程,多数采用这一模式。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 construction)即“设计–采购–建造”,又称“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EPC合同条件的基本出发点是业主参与工程管理工作很少,因承包商已承担了工程建设的大部分风险,业主重点进行竣工验收。这是一种国际工程承包建设中最流行的方式,也多次被老挝政府应用到本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公司在老挝南槛2 水电站项目的承包上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要求项目施工方在施工前能够准确的估计风险和施工量,在工程施工中有较强的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老挝)投资准备